当前:海亮报 - 2016年二月 - B版

报刊分类

海亮报
版面导航 A版 B版 C版 D版

李长杰首谈重组:坦言经济实力是短板 相信重组一定会成功

  1月8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由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铜管高效短流程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是金龙铜管和海亮股份实施重组以来,最为振奋人心的消息。作为中国500强企业和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金龙“委身”海亮,显得不那么平凡。1992年,金龙集团进入制冷用精密铜管行业,22年之后,其铜管的产量居世界之冠,销售收入近351亿元,科研与创新实力强劲,拥有“中科院精密铜管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新能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稳居中国精密铜管行业第一。然而,资金一直困扰着金龙集团,营业收入上百亿,利润却常年徘徊在1亿多元,缺钱成了促成这桩重组的最直接因素。而随着海亮入主金龙铜管尘埃落定,各类金融机构纷纷给予大力支持,后者的资金饥渴状况迅速得到缓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已趋于正常。

  迅速扩张带来的资金掣肘

  受到全球铜产业不景气的影响,传统的铜加工行业面临着巨大压力,自2008年以来,国际铜价“牛短熊长”,企业利润率被进一步压缩。

  然而过去十年,金龙扩张的步伐从国内走向国外,从布局长、珠三角,建立8大生产基地到墨西哥和美国投资设厂,与德国开美商业谈判……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长期以来几乎全靠银行贷款。

  众所周知,铜管加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采购原材料需占用大量资金,业务量越大对资金需求量越大。规模扩张、自有资金不足、低毛利率三者叠加,无异于行走在悬崖边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

  当在经济上行之时,银行资金富裕,能够大量供应实体经济,这一危机并不会显露出来,然而经济下行之后,银行贷款就处于缩紧状态。

  对此,该集团董事长李长杰曾做过自我反思,“我大学毕业之后就做工程师,没有在商业这个战场上流血流汗,因此对于商业,我是门外汉。”“我个人也在反思自己的总裁历程,我这个总裁是工程师出身,创新可以,领着工人干活可以,但不会管钱,不知道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就靠年轻时培养的雷锋精神,勇敢地向前冲,不顾一切,但突然发现后续不对了,其实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在最困难的时候海亮伸出了“橄榄枝”

  上世纪由国企转为民企的金龙也吃过技术落后的亏,1995年,李长杰接手金龙后,便立志通过技术创新谋生路,而金龙也确实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研发了以“新型水平连铸-高效行星轧制-二联拉-盘拉-在线退火”为特点的“金龙工艺”,被国际上广泛采用;作为主起草单位起草了空调管新国标GB/T17791-1999和制冷无氟管、内螺纹管的国家行业标准,首次形成了我国精密铜管系列标准体系,抢占了国内铜管业的技术先导地位;上马新能源项目,成为国内首家研制出锂电隔膜的企业;组建中科院精密铜管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新能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金龙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外省10余个子公司设立研发分部,迅速建立起建立起“两心一站”和分部,科研实力迅速增强,成为了一家名副其实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正因此,金龙格外钟情于设立企业研发机构。

  同样的大手笔也体现在项目建设与对外兼并之上。2008年3月,在墨西哥科阿维拉州蒙克洛瓦市投资近1亿美元建设年产6万吨精密铜管项目;2009年2月,新建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2009年4月,兼并大名车业,组建苏州龙跃锂动车辆有限公司;2014年5月,投资近亿美元的精密铜管项目在美国亚拉巴马州投产;2014年9月,宣布通过重组,控股上海日光铜业公司71%股份……

  然而,与之伴生的则是庞大的开支,仅几项国际化投资就花去了18亿人民币。到了去年,企业资金链绷紧,不得不谋求资产重组之路。

  这时候,他找到了同行企业海亮股份,双方基于“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很快实现历史性握手。

  寄予厚望的重组

  谈到海亮,李长杰表示,海亮是个非常优秀的企业,虽然是同行,但从未进行恶性竞争,一直保持着朋友的友好关系,并且在金融、商业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在我眼中,他们是我最恰当的合作伙伴,因此当海亮提出换股的时候,我当场就同意了。”

  他表示,“我们会全力配合海亮进行重组,不挑剔,不出难题。”

  对于重组,李长杰充满信心。他认为,海亮具有资金和文化优势,技术和市场则是金龙的优势,这种优势互补,能够克服双方的不足。“我们相信重组一定会成功,一旦成功,我觉得海亮会很有信心给全社会一个回报和交代。我也会放心地给股东、广大员工、金融单位等一个满意的交代。”

  此外,他表示,重组之后,除了股权变更,金龙的企业文化也将随之改变。金龙将秉持“效益第一,创造财富”,精简非生产人员,砍掉非必须消费,增加企业效益。

  据李长杰介绍,重组之后,金龙100%股权、所有境内外涉铜产业以及相关专利和技术成果都将转让给海亮股份,金龙品牌也将继续保留,而金龙的新能源产业,包括锂电池隔膜和锂电新能源项目并不在此次重组标的物之内。

  谈到“后铜管时代”金龙将何去何从时,李长杰延续了他的一贯作风,“重组的过程,正在健康、稳妥往前推进。这就像是把我们身上的纽扣一个一个解开,最终会得到一个令各方满意的结果。现在,我们的生产又进入满负荷状态,金龙凭借海亮的资本、管理优势和企业既有的技术、规模、市场优势,一定会率先突出重围,在世界铜管制造行业一展雄风”。

  (本文原载《中国有色金属报》,作者:赵天宁、邱熙然,编者略有改编)

上一篇: 班前小会有大文章

下一篇: 没有了!

返回
诞生于1989年的海亮集团,乘改革开放之天时,借浙江先发之地利,聚勠力同心之人和,成就了一个中国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由大变强的典范。集团管理总部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家、员工2万余名,总资产超570亿元,产业布局12个国家和地区,营销网络辐射全球。2019年,集团营业收入1879亿元,综合实力位列世界企业500强第468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17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4位。旗下的海亮教育集团是国内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基础教育集团、中国民办基础教育的标杆,海亮股份在亚洲、美洲、欧洲设有19个生产基地、是全球铜管棒加工行业的标杆和领袖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