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海亮报 - 2014年十月 - C版

报刊分类

海亮报
版面导航 A版 B版 C版 D版

《私人定制》:且笑着 且严肃着

 

 ■ 刘方铭/文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看《私人定制》就有一千个不同的感觉。而其中,最显明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该片是“三个小品”拼凑组成的毫无电影基本要素可言的作品,应该被称为“怒剧”,而非电影;另外一种观点则给该片子给与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反映和批判现实题材的佳作。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两类观点说的都不错,分别从两个角度对本片进行了很恰当的阐述。而对于这样一部充满了致敬和回忆的经典冯氏喜剧,我的观点是,且笑着,且严肃着。

    谈《私人定制》,绕不过冯氏贺岁片的开山之作《甲方乙方》。还是在1997年时,彼时中国电影市场萧条已久,彼时没有所谓的“贺岁”概念。区区400万成本的《甲方乙方》生生创造3000万票房。“好梦一日游”的概念潜藏的是大荒诞和小真实张力,小人物之间温暖的相互慰藉成为影片留给观众的温暖记忆,就像结尾处葛优的怅然: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经历了《一九四二》极富意义的断代,冯小刚的编年史重新起步于“好梦一日游”的概念,冥冥如轮回。轮回背后,附着的是王朔、冯小刚对现实和梦的读解,现实如海水,梦若火焰。

    而《私人定制》中范伟、宋丹丹、葛优、白百合、李小璐、郑恺等一众主角配角的表演之给力更是让人惊讶,整个片子三段故事结构清晰的逐一呈现,活脱脱一个现代版的“见天地,贱自己,谏众生”,意义深刻。

    片中三段故事分别订制了三个梦想,一个权利,一个金钱,一个高山雅士的追求。

    客户范伟的第一个故事看似黑色幽默,实则多少让人如坐针毡,官与民的融合和相对对立,腐败的反而不止甚至人性之本难自制,都经过精彩的场景设计和表演得到了通俗却无伤大雅的论述。不管官和民谁是天谁是地,人性本善还是本恶,都在故事中用缓和里透着冲突的方式得到了俗中带雅的宣泄,这个度及展现充分又不用力过猛本身就需要讲故事的人具有充分的勇气和技术(导、编、演三者缺一不可),而这也让第一个故事成为全片审视和批判力度最强的篇章。

    与之相比,李成儒所谓追求“雅”的过程实在太容易让观者把这个角色与冯导的创作生涯联系起来,其实连不联系都无所谓,搞文艺的都这样,作为观影者的我们又何不如此?雅发于俗,而俗人之为雅而疯,其实不过是用“雅”的外衣掩盖了“俗”的自我。如果第一章还有关政治敏感,那么这第二章显然在人性上着笔偏多,其实这一章的拍摄有些散乱,有力所不逮之嫌,但是冯导以前作品中老演员的出场让人眼前一亮,故事的强度让这些问题显得次要。

    第三章宋丹丹关于有钱的故事则更接地气,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恐怕平生最大的想法就是有钱,花钱不算计。片中宋丹丹从一个底层人,摇身成了阔太,但一日游结束,她还是得回到生活中去,继续过着以前的生活。现实与梦想之间的穿插来回,以及猛一下还真很难看明白的完结篇,其实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朴实和普世的意义----众生贫贱高低全是人,财情大小多少都不留,人生活着不只是为了钱,还有更多的事要做。这对于当今普遍的社会价值缺失的现象,虽不至警钟,但起码似死水微澜----毕竟创作者做了他该做的,而这也是他能做到的全部了。

    而影片结尾处葛优关于自家车的突然由雅变雅俗,本身既缓解了对于该片说教的质疑----看电影就是纯属一乐,娱乐产品嘛,同时又再次扣回到本片的核心思路:在俗和雅中游走,在理想和现实中迂回。

诞生于1989年的海亮集团,乘改革开放之天时,借浙江先发之地利,聚勠力同心之人和,成就了一个中国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由大变强的典范。集团管理总部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家、员工2万余名,总资产超570亿元,产业布局12个国家和地区,营销网络辐射全球。2019年,集团营业收入1879亿元,综合实力位列世界企业500强第468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17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4位。旗下的海亮教育集团是国内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基础教育集团、中国民办基础教育的标杆,海亮股份在亚洲、美洲、欧洲设有19个生产基地、是全球铜管棒加工行业的标杆和领袖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