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海亮报 - 2013年十月 - BC版

报刊分类

海亮报
版面导航 A版 BC版 D版

扶持比担保更重要


近日,海亮集团股东会修订了公司章程,在章程中增加了“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严禁对外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和借款”条款。

海亮集团一向以诚信经营和精于风险管理而闻名。

“严禁对外提供担保和借款,并不是放弃责任”。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冯海良解释说,“我们在诸暨企业界中对担保做出这样的调整,是为了倡导一种诚信经营、健康发展的理念,并希望这一理念得到企业界的认同,来共同维护企业的长久稳健发展,为社会稳定作出贡献。同时,“严禁对外提供担保”后,我们将以更大的资金、技术、品牌、人才及管理输出,扶持身边的小微企业和与合作伙伴实现共同发展。

显然,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冯海良,直面经济萧条的寒风,以“放弃担保,不放弃责任”的决绝气概,试图带领周边企业,率先转型,早日接轨,冲出黄海,笑傲蓝天。

海亮放弃多年坚持的“对外担保”,无疑会带来巨大的思想碰撞,也将带来阵痛。如果手术阵痛能够带来健康、康复,那肯定是值得的。

首先,有利于提升“风控力”

担保贷款作为金融机构强势推行的一项金融举措,在还款连带责任制下,即使被担保企业无还款能力,其还款风险也会转嫁到担保企业,而金融机构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玩家”,在整个过程中却风险最小。

同时,在担保还款连带责任制和少数银行的霸王条款作用下,被担保企业也有可能会趁金融机构监管的“缺失”、责任的“缺位”和社会诚信机制的不完善,随意改变担保借款用途,参与股票、期货等风险投资和进行无序扩张,使担保企业的负债和资产风险进一步扩大,一旦出现一起或多起被担保企业经营不利和受经济走势变化等系统性因素的影响,借、贷和担保企业多方之间的多米诺牌风险可能会被瞬间放大,并有可能“城门失火,殃及鱼池”……

因此,放弃担保将使信贷资金回归市场属性,让资金在金融机构、企业股东等多方的授信、监督、监管和责任共享下,发挥“光合作用”,促使企业不断提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信用建设,彻底摒弃赌徒心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用好“自己的信贷”,上好“自己的项目”,把有限的资源,用在练好内功上,这对借贷企业控制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无弊”。

此外,此举也将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善,为民营企业争取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有利于提升“软实力”。

信贷的本质是“信”,是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建立在“授信”基础上的经济合同关系。

思路决定出路,视野决定视界。离开担保后,被担保企业必将与金融机构“面对面”,这样,就有利于提升企业与金融机构良性互动、沟通和诚信的软实力;也才能更好地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建树企业品牌,传播企业文化,实现稳健发展。

同时,资本市场的变化,也迫切需要企业摆脱传统型的以担保为主要手段的单一融资模式。入市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有利于企业利用上市、资本、债券、基金、信托、私募等多种融资渠道,拓宽多元融资平台,获取发展所需资金。从而,实现从抵押、质押、担保贷款到信用贷款的转型,尽快接轨“资本经济”、“信用经济”,提升“软实力”。

第三,有利于提高“扶持力”。

“放弃担保,并不是放弃责任”,这不是一句空话,随着海亮集团的稳健经营、快速发展和成长壮大,将利用中国500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从财务、管理、技术、品牌、文化等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如创办小额贷款公司,向全市小微企业、三农经济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资金扶持,目前贷款余额达10.5亿元;如召开熔铸行业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专家研讨会,带头开展并号召店口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如积极倡导“诚信共赢”的经营理念,在社会上率先做出“失信赔偿”承诺,二十余年如一日坚持守信履约,为社会诚信大环境建设做出贡献;如捐资设立了浙江海亮慈善基金会,积极开展社会救助等,在实现做大做强的同时,海亮将不断提高对小微企业、合作伙伴和社会进步的“支持力”,增强企业责任。



诞生于1989年的海亮集团,乘改革开放之天时,借浙江先发之地利,聚勠力同心之人和,成就了一个中国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由大变强的典范。集团管理总部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家、员工2万余名,总资产超570亿元,产业布局12个国家和地区,营销网络辐射全球。2019年,集团营业收入1879亿元,综合实力位列世界企业500强第468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17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4位。旗下的海亮教育集团是国内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基础教育集团、中国民办基础教育的标杆,海亮股份在亚洲、美洲、欧洲设有19个生产基地、是全球铜管棒加工行业的标杆和领袖级企业。